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6月28日讯(曹莎廖永强陈志杰)“感谢河长制的好政策,现在便江的水好清了……”近日,在永兴便江沿岸散步的曹先生对河长制工作赞不绝口。近年来,随着永兴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,全县各地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不断改善,河长制带来的生态红利不断释放,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。便江,永兴人民的母亲河。上接东江,下连耒水,素有“小漓江”之称。便江全长43.5千米,河宽平均余米,集饮水、航运、旅游、生态于一体。早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,环保治理力度较小。“江水浑浊、江面上随处可见漂浮的垃圾,临近岸边便能闻到的扑鼻恶臭”便是便江留给人的印象。年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,永兴县开始探索河道保洁的创新之路。“以前是领导督促各单位重视抓,便江江面出现暂时的干净,没多久工作放松了,水质又回到了从前。”便江街道办事处水管站站长曹站长说。为把河道保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,永兴县建立河道水库保洁工作长效机制,把河道保洁纳入了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范围;同时建立智慧河长信息系统对河道进行实时监控。整合水资源管理、水政执法、水土保持、河道管理等相关科站力量,开展常态化巡查,实现河道管理与执法的无缝对接。为进一步加强保洁工作的责任制,永兴县公开“河段长”责任单位、保洁范围和联系电话。对责任单位河道实行一周一督查、一月一考核、一季一点评,每月召开推进会,每季召开点评会。季度排名前三的给予经费奖励,季度排名后三名、连续后三名的分别给予表态发言、诫勉谈话、免职等处理、处分。“河道保洁是否有成效还需要有资金的支撑。我们县里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,还是重点对河道保洁工作给予了资金倾斜”该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。年来永兴县每年由县财政县投入万元,通过购买河道保洁专用船舶,采取外包、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河道垃圾的清理保洁,确保岸上垃圾及时清理、转运,保证垃圾不下河,实现水陆同治。经过数年的河道治理和保洁,现在的便江,不论是春夏秋冬,还是清晨傍晚,河水重回清澈,河面不再有垃圾,河畔边的蚊虫明显少了,人们经过便江时不再掩住口鼻快速通过,而是常常停留驻足,赏景、拍照或散步。